<menuitem id="2ijr8"><address id="2ijr8"><ol id="2ijr8"></ol></address></menuitem><menuitem id="2ijr8"></menuitem>

  • <sup id="2ijr8"></sup>
    <optgroup id="2ijr8"></optgroup>

    <dl id="2ijr8"><strong id="2ijr8"><button id="2ijr8"></button></strong></dl>
    <source id="2ijr8"></source><bdo id="2ijr8"></bdo>

      <dl id="2ijr8"><dfn id="2ijr8"></dfn></dl>
      所在位置:首頁 > 一史兩志 > 正文

      黨中央在延安13年政治建設的逐步完善階段(3):聯合政府理論的提出與談判

      來源: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2022-08-02 11:08:33

      黨中央在延安13年政治建設的逐步完善階段(3):聯合政府理論的提出與談判


      一、聯合政府理論的提出


      在抗日戰爭日趨緊張之際,為動員全國人民團結抗戰,早日建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與富強的新中國,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建立“聯合政府”的偉大構想,引起了國內外各界的廣泛關注。在為中共七大作的報告《論聯合政府》一文中,毛澤東全面論述了建立“聯合政府”的政治主張。他指出,在抗日戰爭日趨嚴峻的情況下,中國內部卻存在著不團結,存在著嚴重的危機,中國急需把各黨各派和無黨無派的代表人物團結在一起,成立民主的聯合政府,以便實行民主的改革,克服目前的危機,動員和統一全國的抗日力量,有力地和同盟國配合作戰,打敗日本侵略者,使中國人民從日本侵略者的手中解放出來。因此,必須即刻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成立民主的聯合政府,實現中國人民的獨立解放。然后,需要在廣泛的民主基礎之上,召開國民代表大會,成立包括更廣大范圍的各黨各派和無黨無派代表人物在內的同樣是聯合性質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領導解放后的全國人民,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國家。一句話,走團結和民主的路線,打敗侵略者,建設新中國。為此,毛澤東在報告中鄭重提出中國人民迫切需要一個互相同意的共同綱領,這個綱領分一般性和具體性兩方面的要求,根本宗旨就是要結束國民黨一黨專政,經過自由的無拘束的選舉,召開國民大會,成立正式的聯合政府。1945年3月,毛澤東在中共六屆七中全會上,作了對《論聯合政府》的說明。他再次強調民主在抗日救國中的重要性,要求打破國民黨一黨專政,放手發動群眾參與抗戰。他提出了聯合政府的三種可能性:一種是壞的我們不希望的可能性,即要我們交出軍隊去做官;第二種可能性,是以蔣介石為首,形式是民主,承認解放區;第三種可能性,是以我們為中心,在我們有150萬軍隊、15億人民時,在蔣介石的力量更加縮小、削弱,無聯合可能性時,就要如此做,這是中國政治發展的基本趨勢和規律,我們要建設的國家就是這樣一個國家?!睹珴蓶|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77頁。


      客觀而言,毛澤東在中共七大正式提出建立聯合政府的主張,是根據中共自身的實力和當時形勢所作出的一個正確決策。雖然中共對共同綱領的詮釋包含著它自身的特殊要求,對聯合政府的設置也有它自身的特殊考慮——它是以新民主主義理論來主導共同綱領和聯合政府,試圖把未來的聯合政府定位于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制度,以全國絕對大多數人民為基礎而在工人階級領導之下的統一戰線的民主聯盟的國家制度。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聯合政府及共同綱領主要訴諸的是自由民主的基本理念,這些理念是國民黨無法拒絕而又被其他民主黨派所普遍接受的。因此,中共在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徹底勝利之前,提出以自由民主的共同綱領建立聯合政府,和平建國,符合民心,符合歷史潮流。榮劍:《1946年〈共同綱領〉的命運》,載《炎黃春秋》2013年第6期。


      中共民主聯合政府理論的提出,與抗戰初國民政府成立的“國民參議會”同樣不無關系。國民參政會是根據國民黨政府1938年《抗戰建國綱領決議案》第12條款成立的,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此類機構,它是被作為一個特殊的戰時機構設立的,負責在戰爭問題上向國民政府建言獻策。國民參政會之前曾設立國防參議會,1938年國民大會認為:抗戰期間,須集中全國之人力物力與財力,以應國家非常之需要。為達此目的,必須全國能集中民意,齊一步伐,在地方能自治自衛,秩序不紊。于此認為過去國防參議會之設置,應更擴大規模。俾在國民大會未克召集之時,有一國民參政機關,得以集中全國才智,共謀國是,而一方面更應以軍事部勒之精神,利導民眾,就管教養衛四項,為實際之練習,而加以訓練。俾地方自治之條件,得以加速完全。如此始能植憲政之丕基,亦所以增厚國家之力量。錢端升:《民國政制史》,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年版,第342頁。國民參政會把所有政治黨派和團體的代表、各省代表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召集在一起,是民族團結的象征,因此被一些外國觀察家稱為“戰時議會”。國民參議會的成立,為反對派精英表達民意提供了機制,開通了民意上達政府的渠道。它雖然遠不是像議會那樣的代議制機構,但是也有一些代議制的意味,為戰時實現有限的對話和有限的多黨合作構建了一個框架。\[澳\]馮兆基:《尋求中國民主》,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7—148頁。國民參政會的設立,為有效吸納各黨派意見提供了一個平臺,從而也為建立過渡性的聯合政府帶來了希望。


      作為當時中國具有廣泛影響力與號召力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受邀參與了國民參政會,被作為A類代表參與會議,占有七個代表席位,在各政黨中僅次于中國國民黨代表數。在國民參政會上,中國共產黨發揮了團結抗戰、推動憲政的積極作用。1944年9月,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作為中共代表的林伯渠,在國民參政會第三屆第三次會議上,正式提出了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他指出:“希望國民黨立即結束一黨統治的局面,由國民政府召集各黨各派、各抗日部隊、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團體的代表,開國事會議,組織各抗日黨派聯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奮全國人心,鼓勵前方士氣,以加強全國團結,集中全國人才,集中全國力量,這樣一定能夠準備配合盟軍反攻,將日寇打垮?!薄督夥湃請蟆?944年9月17日第1版。是年10月,周恩來在延安各界慶祝雙十節大會上,發表了《如何解決》的演講,進一步闡明了中共構建聯合政府這一主張的具體步驟和方法。周恩來提出,召開各方面代表參加的國事會議,根據孫中山的革命的三民主義原則,通過挽救危機的施政綱領,徹底改變國民黨政府的錯誤政策,在此基礎上成立各黨各派的聯合政府,以代替國民黨的“一黨專政”的政府,改組國民黨的統帥部,成立聯合統帥部。


      毛澤東、周恩來、林伯渠的一系列講話,以及中共中央的宣言、文件,構成了中共聯合政府主張的核心內容,聯合政府的主張,實質就是改變國民黨一黨獨裁的政治體制,建立多黨聯合的民主政府,從而激發社會各方面的活力,為取得抗戰勝利積聚力量。


      二、國共聯合政府的談判


      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在聯合政府主張的影響下,全國各地開展了愛國民主運動,朝著要求建立聯合政府的明確目標發展。與此同時,為了實現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中國共產黨也屢次派出代表,通過多個場合與國民黨展開建立聯合政府的談判。


      對于聯合政府的主張,蔣介石態度復雜,他對于中國共產黨的發展一直懷有又敬又懼的矛盾態度,在早年的日記中,蔣介石曾云:“共黨教育與經驗是由其百年來秘密苦痛幽囚中所得之教訓而成,故其紀律最嚴,方法最精,組織最密,任何黨派所不及,因之其手段亦最毒,情義與道德掃地無余。讀共黨之《黨的建設》一書,深有感也,能使其人趨向于民族國家之路則幾矣?!彼终f:“對共黨防制之道,除改正本黨,重新本黨之外,尚有他法否?應不使其取得合法地位為目前要點?!边@兩段日記表明,蔣介石既充分認識共產黨在紀律、方法、組織方面的優越性,但也對共產黨存在深刻的猜忌,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華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頁。不愿意使共產黨的地位合法化。


      1942年的下半年,中共發表了“七七宣言”,充分表達了團結抗戰的態度,國共關系稍微得到緩和。蔣介石提議說:“我到西安去請毛澤東先生出來談一談?!焙髞碛闪直氪碇泄仓醒肴⒓诱勁?。然而,蔣介石在談判中提出了更苛刻的條件,他堅持中共的軍隊仍是八個師,軍隊整編了以后黨才能合法,邊區要改為行政區,作戰地區還要向北移動。胡民新:《中共延安時期的統戰政策》,人文雜志社1996年版,第36頁。這次談判拖了很久,實際上未能真正解決問題。


      國民黨五屆十一中全會以后,蔣介石在國民參政會上表示愿意政治解決國共關系問題,中共回應:如果蔣介石愿意政治解決,我們是可以談的。1944年5月4日,中共中央代表、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在西安同國民黨代表王世杰、張治中進行了初步商談。中共中央代表林伯渠在談判中提出,談判應以三個條件為基礎: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開放黨禁,實施地方自治,以政治方式合理解決國共關系。國民黨代表則拒絕先談政治,提出先談軍事問題和邊區問題。是年5月17日,林伯渠應邀到重慶,繼續和國民黨代表談判。6月5日,林伯渠受權向國民黨提出中共中央關于解決目前急切問題的意見20條,后改為12條。主要內容是:要求國民黨實行民主政治,保障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及人身自由;承認中共及各抗日黨派的合法地位,釋放愛國政治犯;實行名副其實的人民地方自治,以及承認陜甘寧邊區和各抗日根據地的合法地位,撤銷對陜甘寧邊區及各根據地的封鎖等。同時,國民黨代表也將《對中共問題政治解決提示案》交給林伯渠,要八路軍和新四軍共編四個軍十個師,其余部分一律“限期取消”,八路軍各部隊應限期集中使用,服從軍事委員會命令,陜甘寧邊區政府主席要由國民黨中央任免,各解放區任免選舉出來的政權,一律由各該省政府派員接管處理。由于國民黨頑固堅持一黨專政,妄圖限制和取消人民的抗日武裝和抗日民主政權,使談判陷入僵局。9月,國民參政會第三屆第三次會議召開,會議正值豫湘桂戰役慘敗,桂林告急,大后方人民強烈不滿。全國各階層人民紛紛要求廢除國民黨獨裁政策,挽救國家的危局。9月15日,林伯渠在參政會上就國共兩黨的談判進行了詳細的報告,林伯渠再次提出了挽救危局準備反攻的急救辦法,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林伯渠強調,必須盡快建立各黨各派、各抗日部隊、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團體的代表,開國事會議,組織各抗日黨派聯合政府。宋金壽、李忠全:《陜甘寧邊區政權建設史》,陜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93頁以下。


      是年11月,中共中央派周恩來到重慶與國民黨商談成立聯合政府的問題。這次談判是公開的,是一個新的談判階段。這次談判的一個中心,仍然是中共中央提出的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結束一黨獨裁,召開各黨派會議,成立臨時的聯合政府,戰后召集國民大會成立正式的聯合政府。但國民黨仍一意孤行,不愿放棄一黨專政,包辦國民大會,雙方斗爭很尖銳,談判雖然一直繼續下來,但由于國民黨對建立聯合政府的消極態度,未產生任何成果。1942年以來,幾次國共談判的成效甚微,民主聯合政府的建立進展緩慢。


      中國共產黨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順應了民情民意,符合抗戰救國的形勢,也引起了美國的注意。1944年以來,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出現了微妙變化,頻頻通過外交向國民政府施壓,迫使其推進政治改革,緩和緊張的國共關系。1944年11月,美國政府派出了羅斯??偨y的特使赫爾利飛抵延安,以“第三者”的身份,與毛澤東進行談判,協調國共兩黨的關系。赫爾利表示贊同中共關于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赫爾利與中共領導人進行三天談判,共同擬定了《中國國民政府、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協定》,雷云峰:《陜甘寧邊區史》(抗日戰爭時期),西安地圖出版社1993年版,第400頁。推動了聯合政府目標的實現。


      1944年12月,陜甘寧邊區第二屆參議會第二次會議上,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根據抗戰局勢的新變化,大聲呼吁:只有立即實行三民主義,給人民以民主自由,立即召開國事會議,改組國民政府,組織各抗日黨派的聯合政府,改組抗戰統帥部,建立各抗日軍隊的聯合統帥部,正面戰場才有可能免于崩潰危險,否則是非常危險的。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陜甘寧邊區參議會文獻匯輯》,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年版,第216頁。事實證明,這才是抗戰救國的唯一正確道路。但遺憾的是,這些呼吁和主張,并未得到國民黨主導下的國民政府的積極響應。


      應該說,中共聯合政府理論的提出與實踐,是近代以來中國走向民主與憲政的又一次重要契機,如果當時各黨派能本著互諒互讓、妥協折中的態度,以現代民主法治的原則建立多黨合作的聯合政府,不僅有助于團結各方力量實現抗戰勝利的目標,更將極大促進近代中國的持續穩步發展,推動中國政治建設的更趨完善??上в捎诜N種歷史原因,這一目標未能實現,中國也又一次錯失了走向現代民主法治國家的機緣。


      (作者 肖周錄、岳曉雨)


      (選自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5)《政治建設史》,肖周錄主編,第四章第三節,中共黨史出版社,2017年9月第一版)


      天天操人人操Av天堂,操美女四射网站,午夜av免费看,日本色小说图片
      <menuitem id="2ijr8"><address id="2ijr8"><ol id="2ijr8"></ol></address></menuitem><menuitem id="2ijr8"></menuitem>

    1. <sup id="2ijr8"></sup>
      <optgroup id="2ijr8"></optgroup>

      <dl id="2ijr8"><strong id="2ijr8"><button id="2ijr8"></button></strong></dl>
      <source id="2ijr8"></source><bdo id="2ijr8"></bdo>

        <dl id="2ijr8"><dfn id="2ijr8"></dfn></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