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 攝
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黨的二十大在北京召開。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這次黨代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是黨和人民智慧的結晶,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我們要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的精神實質,準確把握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要深刻領會和把握過去五年工作和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特別是深刻領會“兩個確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最重大的政治成果,這是新時代引領黨和國家事業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政治保證。
1.黨的二十大主題
二十大報告開宗明義提出這次大會的主題,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span>
2.“三個務必”
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鼓舞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勇于變革、勇于創新,萬眾一心、團結奮斗,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3.新時代10年黨和人民共同經歷的三件大事
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4.新時代10年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所展現的十六個方面
新時代10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通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黨和國家事業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取得一系列歷史性成就、三大歷史性勝利,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報告中,用十六個“——我們……”的段落,來展現新時代10年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這10年偉大變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黨確立了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皟蓚€確立”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都是具有決定性意義、決定性作用的。
5.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四個方面的里程碑意義
一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二是中國人民煥發出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三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四是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6.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第二部分闡述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時強調的“兩個結合”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精辟闡述這“兩個結合”時深刻指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就是要著眼解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就是要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
只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他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還說,“強調‘兩個結合’,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原創性的?!薄爸袊呱线@條道路,跟中國文化密不可分。我們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它內在的基因密碼就在這里,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基因。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要理直氣壯、很自豪地去做這件事,去挖掘、去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笨倳浿赋?,“隨著改革開放一路走過來,隨著正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道路的建立,隨著我們在實踐中真正證明這條道路是正確的,文化自信隨之而來?!?/span>
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7.在新時代新征程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必須做到的“六個堅持”
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把握好、堅持好、運用好這“6個堅持”的規律性認識,以及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都非常重要。我們需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站穩人民立場;始終堅持自信自立,增強政治定力;始終堅持守正創新,不犯顛覆性錯誤;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提升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始終堅持系統觀念,加強集成和統籌;始終堅持胸懷天下,拓展世界眼光、天下襟懷。
8.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第三部分強調,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9.中國式現代化五個方面的中國特色
即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的這五大特色,“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的方向,要在我國發展的方針政策、戰略戰術、政策舉措、工作部署中得到體現?!秉h的二十大報告在此基礎上還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這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這個“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不僅鮮明體現了黨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面領導,體現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要求,而且也體現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體現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10.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五項重大原則”
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這五項重大原則。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5項重大原則,都是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長期探索和實踐的科學總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的重大豐富和發展。
11.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堅持“兩個不動搖”
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堅持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不動搖,堅持憲法確定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不動搖。
12.黨的二十大報告,突出強調了在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前進道路上在哪三個方面單列專章作出部署
教育科技人才支撐、法治保障、國家安全這三個方面工作是重點,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都單列專章作出部署。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在報告第五部分作了集中部署。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在報告第七部分作了集中部署。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在報告第十一部分作了集中部署。這些充分體現了黨對中國式現代化規律性認識深化的重大部署,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抓關鍵、補短板、防風險的戰略考量。
13.黨的二十大報告第十二部分,在“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中,強調的人民軍隊的三個“有信心、有能力”
人民軍隊始終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軍隊,有信心、有能力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有信心、有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14.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全面從嚴治黨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前后“兩個全面”的關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第十五部分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彼?,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全面從嚴治黨這“兩個全面”貫穿二十大報告全篇。首先是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報告全篇。第一部分新時代10年的十六個方面成就、第三部分五項重大原則中,都對此作了突出強調。其次是全面從嚴治黨也貫穿報告全篇。第一部分系統總結的新時代10年十六個方面成就中,突出強調了這個問題;第十五部分在分析新時代新征程黨的建設面臨的形勢時,也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決不能有松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報告第十五部分還重點從七個方面部署了今后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的建設工作,特別是強調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強調要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全面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們黨堅守初心使命,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15.黨的二十大報告的第一部分,在“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中,對十年前一系列長期積累及新出現的突出矛盾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作了梳理,體現在九個方面
黨內存在不少對堅持黨的領導認識模糊、行動乏力問題,存在不少落實黨的領導弱化、虛化、淡化問題,有些黨員、干部政治信仰發生動搖,一些地方和部門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屢禁不止,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較為嚴重,一些貪腐問題觸目驚心;經濟結構性體制性矛盾突出,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和利益固化藩籬日益顯現;一些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信不足,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等問題嚴重存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不時出現,網絡輿論亂象叢生,嚴重影響人們思想和社會輿論環境;民生保障存在不少薄弱環節;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環境污染等問題突出;維護國家安全制度不完善、應對各種重大風險能力不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存在不少短板弱項;香港、澳門落實“一國兩制”的體制機制不健全;國家安全受到嚴峻挑戰,等等。當時,黨內和社會上不少人對黨和國家前途憂心忡忡。面對這些影響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黨中央審時度勢、果敢抉擇,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義無反顧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16.黨的二十大報告的第一部分,在“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中,必須看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體現的“九個方面”
在充分肯定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必須清醒看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確保糧食、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風險還須解決許多重大問題;重點領域改革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意識形態領域存在不少挑戰;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一些黨員、干部缺乏擔當精神,斗爭本領不強,實干精神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仍較突出;鏟除腐敗滋生土壤任務依然艱巨,等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已經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決,今后必須加大工作力度。
17.“五條必由之路”
即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與“五條必由之路”的辯證統一關系、因果互相轉換關系,在二十大報告中表達得精準,闡釋得清晰。
18.“五個牢牢把握”
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10月17日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強調,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新征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倳浺笕h同志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過去五年工作和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牢牢把握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
19.青年興則國家興。全黨要關心和愛護青年,為他們實現人生出彩搭建舞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做好青年工作的路徑和對青年的真切期望
青年強則國家強。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作者:班永吉,現任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
責任編輯: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