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近來,全國各地兩會密集召開,各省區市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相繼出爐,各地關于信息通信業的新舉措、新目標均已明確,為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從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2023年各地信息通信業將繼續以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為目標,加強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加大信息通信技術研發投入,推進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5G規?;瘧?,加快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2023年,政策支持和全面復工復產將進一步釋放數字需求,信息通信業作為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動能持續壯大,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逐漸成為產業升級、經濟轉型中的時代擔當。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各地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的科學定位和重大意義,牢牢把握信息革命的“時”與“勢”,在2023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信息通信業相關政策、數據、舉措躍然紙上,推動各類業務深度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賦能千行百業。一幅宏大的地方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藍圖徐徐展開。
·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信息通信行業將迎來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呢?本期《聚焦》版結合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通過梳理報告中的信息通信業相關要點,根據詞頻熱度和公眾關注,為讀者總結出了6個信息通信領域關鍵詞。
關鍵詞一:科技創新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科技創新的戰略意義上升到全新高度,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新年新開局,各地兩會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在數字經濟時代方興未艾的人工智能、區塊鏈、元宇宙、量子通信、6G等前沿領域,明確了一批重點攻堅方向和相應的發展規劃,這些都是各地政府積極踐行科技創新戰略的有力體現。在國際科技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加大基礎學科研究、應用技術研究的資源投入力度,是提高我國科技自立自強水平、贏得國際競爭科技主動權的關鍵。
各地2023年工作要點
北京:打造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信息、網絡安全等領域取得更多創新應用成果,推進6G技術研發。
上海:大力發展元宇宙新賽道。
重慶:啟動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打造未來產業科創園,提速建設重慶衛星互聯網產業園。
廣東:啟動核心軟件攻關工程,在5G、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超高清視頻顯示等領域突破一批技術瓶頸。出臺基礎研究十年“卓粵”計劃,將1/3以上的省級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投向基礎研究。
廣西:實施科技“尖鋒”行動,聚焦7大領域實施100個以上攻關項目,力爭突破80項以上關鍵核心技術。
海南:推動海洋實驗室海南基地、海南量子基地開工。打造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各500家。
關鍵詞二:新基建
2022年底,我國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231.2萬個,基站總量占全球60%以上;2022年8月底,我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16.98億戶,全面進入“物超人”時代……新基建捷報頻傳,極大加快了我國各領域數字化轉型進程,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切實提高了人民群眾在數字時代的獲得感、幸福感。
2023年,新基建釋放的數字發展紅利仍有巨大上升潛力,新基建作為熱門詞匯頻頻現身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加快5G網絡覆蓋、推進“雙千兆城市”建設、打造一流數字基礎設施……可以預見的是,各項舉措即將在未來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進一步夯實數字中國之基。
各地2023年工作要點
北京:加快推進“雙千兆城市”建設,新增5G基站1萬個以上,新增1000M以上寬帶接入用戶不少于20萬戶。
吉林:重點實施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新建5G基站5000個。
浙江:加強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和大型數據中心建設,打造長三角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加快建設“雙千兆”寬帶城市。
重慶:加大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爭全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1%以上。
廣西:推進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運營好柳州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積極打造中國-東盟北斗總部基地,推動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落地。新建5G基站2萬座以上,5G網絡覆蓋80%以上行政村,支持廣電5G融合發展。
海南:加快建設5G和光纖寬帶“雙千兆”網絡、海底數據中心等新基建,探索國際數據中心試點。
關鍵詞三:數字經濟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指出,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變革。近年來,在疫情沖擊下,數字經濟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也成為各地長遠發展規劃的重點方向之一。
新年開局,各地兩會陸續召開,數字經濟再度成為多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詞”,在各地政府2023年的重點工作中,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成為多地政策的發力點,數字經濟將為推進各地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各地2023年工作要點
寧夏:把數字經濟作為決定未來競爭的關鍵,高質量建設“西部數谷”,啟動實施“1244﹢N”行動計劃。
陜西:堅持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兩手抓。加快推進大數據、軟件信息服務等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
青海:建成西寧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申建大數據中心算力樞紐節點,建設青藏高原數字產業集聚區。
內蒙古:建立數據資源交易機構和數據開發利用平臺,大力發展數據加工處理、分析應用、流通交易等產業。
云南: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集聚發展電子信息制造和軟件信息服務業,加快打造智能終端制造、數據服務和人工智能語音等產業集群,積極發展衛星應用產業。
山西:大力培育電子信息制造、信創、大數據、軟件等數字產業,做強智能終端、信創整機、碳化硅等優勢產品。打造一批省級數字經濟園區,建設一批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推動綠色數據中心創建、運維和改造。
關鍵詞四:云
數字經濟時代,全社會數據總量呈爆發式增長,需要對數量巨大、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關聯分析,數據計算、傳輸和應用需求也大幅提升。數據中心和算力網絡逐步成為支撐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新型基礎設施。
目前,傳統數據中心正加速與網絡、云計算融合發展,向新型數據中心演進?!笆奈濉币巹澗V要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強化算力統籌智能調度,建設若干國家樞紐節點和大數據中心集群。
眼下,加速建成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正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各地亦加大投入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
各地2023年工作要點
北京:系統推進新一代數字集群專網、邊緣計算體系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數據中心優化提升和算力中心統籌布局。
吉林:建設長春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加快長春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中心、新型算力中心等建設。
安徽:加快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長三角國家樞紐節點蕪湖數據中心集群建設。
重慶:完善數字重慶云算力平臺、數字重慶算法平臺,迭代升級“城市大腦”,構建協同高效的數字化履職能力體系。
廣西:推廣“智管云”平臺,優化“智桂通”服務,推出更多政務服務便民利企“微改革”。
海南:支持企業“上云用數賦智”,拓寬“智慧海南”場景應用。
四川: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新增3萬家企業上云。深化天府科技云服務,加強科學普及。
寧夏:新增上云企業1000家。
關鍵詞五:工業互聯網
從2018年到2020年,工業互聯網已經連續五年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如果說互聯網的上半場屬于消費互聯網,那么下半場一定屬于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賦能工業領域的過程,就是搶抓新工業革命歷史機遇,加快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過程。工業互聯網賦能千行百業的過程,就是推動全社會數字化、壯大數字經濟的過程,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進入關鍵期,開始向更多行業滲透,賦能不同行業數字化轉型成效初顯,支撐實體經濟降本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的重要作用不斷顯現,正成為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引擎。
各地2023年工作要點
北京:加強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
吉林: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升級工程,加快推動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全生命周期數字化轉型。
重慶: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域名F根鏡像節點、國家“星火·鏈網”區塊鏈超級節點建設,深化拓展中新國際數據通道應用,積極參與“東數西算”工程,高標準打造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
廣西:加快汽車、機械、有色金屬、冶金、糖業等領域工業互聯網發展。
海南:打造5個以上工業互聯網應用優秀案例。
四川:推動建設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國家示范區。
云南:推進工業互聯網典型示范應用,實施智能化升級重點項目,創建5個數字經濟園區。
寧夏:加快“5G﹢工業互聯網”應用,推進智慧園區建設,建成智能工廠15個、產業互聯網平臺30個,新增上云企業1000家。
關鍵詞六: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數字技術創新和迭代速度明顯加快,數字化轉型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中頻頻發力。數字化轉型已經滲透到政府、城市、鄉村和行業等方方面面,例如,在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推動數字鄉村智慧農業發展以及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等領域,數字技術正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滲透融合,數字化轉型的賦能作用進一步增強。
今年,“數字化”成為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和發展規劃中的高頻詞,多個城市推進數字化轉型的戰略目標逐漸清晰。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流露出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加快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強烈意愿。
各地2023年工作要點
北京: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深入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慧治”,拓展醫療、教育、文旅、稅務等領域智慧應用,深化數字化社區建設試點,推動數字服務適老化改造。
吉林:加快建設智慧農業。推進汽車、裝備制造、能源、交通等重點行業領域數字化水平大幅提升,加快商貿、物流、金融等服務業數字化轉型。
浙江:建設數字浙江,打造數字變革高地。發展數字政務,打造數字文化,建設數字社會,完善數字治理體系。
安徽:推動數字鄉村智慧農業暨農業產業互聯網試點。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實現3萬家以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應用和改造。
四川:推動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培育電商直播基地。
福建:加快推動數字政府智治化、數字社會智慧化、數據要素價值化。以“數字﹢”“智能﹢”賦能教育、醫療、文娛等生活性服務業。
新聞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