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帶頭抓好調查研究,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增強問題意識,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引導和推動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是轉變作風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工作作風不扎實的現象,與實際情況相脫節、與一線群眾拉長了距離,坐在機關辦公室靠理論和經驗開展工作,導致分內的工作抓不好、交辦的任務落實不到位、該擔當的事情不擔當。轉變工作作風,以“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為抓手,強化擔當作為。通過調查研究來推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以此來更好謀劃和推動各項工作。破除封閉保守、因循守舊的思想,破解固步自封、安于現狀,思想保守的陳舊觀念,轉變干事憑經驗、工作靠慣例等機關、衙門官老爺作風;破解一切工作都要機械地執行制度、規范許可的“教條主義”和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好人主義”態度。解決不下基層、不接地氣,工作標準不高,不嚴謹、不較真,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等問題,真正在思想認識和作風轉變上實現新突破、展現新作為,做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是提升才干的需要。如何在工作中獨當一面,除了堅持勤學苦練,強化工作本領之外,還要在深入基層一線的調查研究中搞清楚問題原因所在、抓住事物的本質矛盾。毛澤東同志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始終重視調查研究,拜人民為師,“甘當小學生”,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調查就是解決問題”“不做調查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等著名論斷?;鶎右痪€是最好的課堂,基層廣大干部員工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將課堂、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真正轉化為自己的看家本領,就必須投身到工作一線去。要做到“能”擔當、“善”作為,就要以“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為抓手,樹立好“學”的思想觀念、錘煉過硬的工作作風。面對面向基層一線干部員工請教、商量。深入工作一線、真正抵達實情,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一次次調研中不斷豐富自己的閱歷,增長在實際工作中發現事物主要矛盾并駕馭之的工作本領,練就“能”擔當的寬肩膀、善作為的真本領。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是解決問題的需要。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礎和武器,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1961年3月,毛澤東在廣州中央工作會議上說:“我的經驗歷來如此,凡是憂愁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去調查研究,一經調查研究,辦法就出來了,問題就解決了?!?李強總理有一個很深的感受: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高手在民間。深入到基層去、深入到群眾中去,才能獲得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學到解決問題的真本領,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坐在機關辦公室、高高在上,就與實際情況產生“距離”,會使我們看不到真實情況、喪失了謀事之基、成事之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突出問題導向,真誠傾聽一線聲音,真實了解基層一線實際,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敢于正視問題、善于發現問題,以解決問題為根本目的,切實把情況摸清、問題找準、對策提實。要通過調查研究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借助調查研究解決好本部門本系統的新情況、新問題,并以此來更好謀劃和推動各項工作。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是永葆黨先進性的需要。我黨歷來就非常重視調查研究。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尋烏調查》等,這些調查報告為革命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同志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認為事業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他兩次“南巡”,推動了改革開放事業,實現了國家從站起來到富起來;進入新時代,習近平同志對搞好調查研究作出系列重要論述,為各級黨委政府把調查研究往深里抓實里抓提供了根本遵循。2003年2月25日,《浙江日報》頭版新開了一個專欄:“之江新語”。首篇文章的題目是《調研工作務求“深、實、細、準、效”》,習近平同志在這篇不到300字的短文里,提出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的“五字訣”,即“深、實、細、準、效”。他強調,各級領導干部在調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務實的作風,努力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功夫。通過調查研究,和基層一線群眾打成一片,融為一體,推進事業發展,真正做到發展依靠人民、為了人民。融入廣大一線干部員工中去,同甘共苦,煉化為同一色、成為一體,才不會迷失自我、脫離群眾、脫離實際。有效地化解我黨執政后“脫離群眾”的危險,永葆黨的先進性。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是優良文化傳承的需要。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民族,調查研究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優秀傳統,人類社會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建立在“認識、實踐、到再認識”的往復中。古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今有屠呦呦、袁隆平等科學家一生奮斗在科學研究一線,青蒿素、雜交水稻等研究成果造福人類。調查研究更是我黨的重要傳家寶,在我黨百年輝煌歷史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大成果的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和不斷拓展,都是以調查研究為前提、為依據的。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由此引發了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文章指出,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任何理論都要不斷接受實踐的檢驗。改進工作作風 到基層一線進行調查研究本身就是實踐的一種形式。群眾是最高明的老師,調研是最生動的課堂。要想取到真經、求得真知,最重要的是向人民學習、向一線群眾學習,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好主觀世界,推動各項工作取得實效,以實際行動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不懈奮斗。
(作者:山西呂梁石油宋志儂)
值班編輯:白雪 李寬
技術支持:李馨雨
值班總編:閆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