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nbsp;文化繁榮發展是中國道路和中國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全面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是黨和國家面臨的重要時代課題,也是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現實要求。圍繞這一主題,世界社會主義研究記者就學界關心的問題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李慎明研究員。
訪問者: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時代課題,為新時代文化強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您能幫我們分析一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科學內涵嗎?
李慎明:首先,我想談一談文化的內涵。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應先把文化的內涵探討清楚。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外延非常寬泛??梢詮囊韵滤膫€不同層次進行分析和定義:一是從人類歷史發展長河積累的總成果形態界定,這是“泛文化”的概念,即文化是指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進程中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的總稱,即物質成果加精神成果。二是從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人類精神生活特指界定,這是“大文化”的概念,即文化是指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過程中創造的精神成果的總和,從一定意義上講,可以說是自然科學加哲學社會科學。三是從一定社會形態結構的構成界定,這是“中文化”的概念,即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經濟形態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并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經濟形態。比如,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文化,分別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形態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相應的政治和經濟形態。我們現在所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社會主義文化的一個分支。四是從一定社會的觀念形態中的意識形態界定,這是“小文化”的概念,即一定的意識形態是與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直接相聯系的觀念、觀點、概念的總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學、宗教、道德、文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等意識形態。一定意識形態的內容,是對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政治制度和人與人的經濟關系與政治關系的反映。一定的理論是一定的意識形態乃至一定社會文化的核心。因此,“泛文化”“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要大發展大繁榮,其根本前提是要高度重視堅持和發展正確的理論。對我們社會主義國家來說,只有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文化、經濟、政治、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才有正確的方向與靈魂。
其次,我再談一談文化與文明的關系。要真正弄清文化這一概念,也必須連帶弄清文化和文明的聯系與區別。不同的社會形態都有不同的文化與文明。在階級及有階級存在的任何形態社會的文化中,總是有精華,也有糟粕。不同社會形態文化中的精華,組成了人類歷史中的文明。對于社會主義新文化誕生之前的所有文化,我們都應批判地汲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同社會形態文化中的精華,將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不斷得到繼承和發揚光大。但其中的糟粕,也必將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最終被人類新的進步的文化拋棄。而文明是指人類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可特指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學和哲學、宗教、法律、文學、藝術、教育等哲學社會科學中的精神財富,亦可指社會從低級逐步發展到較高階段表現出來的狀態。文化有先進落后、精華糟粕之分,但文明僅有程度上的高下,沒有先進落后、精華糟粕之分。如任何時候也不能把“1+2=3”這一常識說成是落后和糟粕,更不能把其“與時俱進”為“1+2=4或5”。
最后,我們來談一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科學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指相對于經濟、政治和文化而言的整個大社會中的文化,主要體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上層建筑。我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由四個部分組成。一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二是黨領導人民在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建設、改革時期產生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是5000多年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四是我國積極借鑒過來的世界各國、各個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但這四個部分,并不是并列關系。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靈魂即我們的指導思想,黨領導人民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基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豐厚土壤,積極借鑒過來的世界各國、各個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有益滋養。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我們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訪問者:近年來,如何提高文化軟實力,成為我國學術界研究的熱點話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也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nbsp;明確要求不斷夯實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根基。您認為,我國可以從哪些方面推進文化軟實力建設。
李慎明:首先,我們要明白什么是文化軟實力。我認為,文化軟實力是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社會文化領域中具有精神感召力、社會凝聚力、價值吸引力、思想影響力等的文化資源。國家文化軟實力帶有鮮明的國家意識形態屬性,它是我們國家整體的文化顯現,是我們國家利益的獨特呈現方式,體現了我國國家利益與國家意識形態。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著力發展的作為軟實力的文化,源于我國古代優秀的傳統文化,源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源于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傳統。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作為軟實力的文化和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中國革命和建設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能夠創造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國共產黨人重視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和中國革命傳統的偉大的精神力量。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一個重要時代命題,揭示了文化的深刻內涵及其對國家民族事業發展的重大意義,從而確定了文化在整個國家發展戰略中的核心地位。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對于一個國家民族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和維持,對于一個國家民族的凝聚與團結,對于一個國家民族的存在與發展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
第一,要切實增強國家文化安全憂患意識,自覺捍衛文化安全。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針對當前我國文化領域面臨的挑戰和壓力,我們要審時度勢,居安思危,正確應對,真正筑起抵御各種腐朽思想文化侵蝕、確保國家文化安全的思想防線。我們應該記住: 一個國家被消滅了,只要這個國家的文化依然存在,這個國家遲早要復興; 如果一個國家和這個國家的文化被同時消滅了,這個國家也就永遠被消滅了。
第二,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為借鑒世界各類文明、抵御西方腐朽文化和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提供了牢固的經濟基礎。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一經產生,便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并對經濟基礎具有一定的反作用。社會主義文化屬于上層建筑,它由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不僅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同時又極大地反作用于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我國憲法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蔽覈洕A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了我國必須大力提倡社會主義文化,并通過社會主義文化的反作用,來維護我國的經濟基礎不受侵害和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只有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我國文化軟實力不斷提高,才能在和世界文化的交流與對話中牢牢掌握主動權。
第三,高度重視黨的理論和意識形態工作,為借鑒世界各類文明、抵御西方腐朽文化提供理論支撐。理論正確,黨就堅強,政策就正確,思想就統一,經濟就發展,社會就穩定。蘇共垮臺、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是在黨內,而且根源在于思想理論,是其逐漸脫離、背離馬克思主義所致。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先進文化的核心、靈魂和旗幟。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繁榮發展中國先進文化的關鍵,也是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根本。只有加強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才能真正在國內外各種思想、理論、思潮的相互激蕩中不迷失方向,在和世界不同文化的交融與碰撞中學習、借鑒、揚棄、升華,豐富和發展我國文化軟實力。
第四,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全國各族人民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主體,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是我們事業成功的保證。借鑒世界各類文明,抵御西方腐朽文化,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必須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我們要始終不渝地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價值觀,始終不渝地堅持人民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的主體觀,并把這一思想統一和落實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人民執好政的全過程,統一于我國文化軟實力豐富發展的實踐中。
第五,正確處理繼承我國優秀文化傳統與積極借鑒世界各類文明包括西方文明的關系。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文明的存在,使世界文化豐富多彩。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有其長處,這是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世界文明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我們應以寬廣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懷,在尊重差異中擴大認同,在包容多樣性中達成共識,積極借鑒世界各國的文明成果,博采眾長,使其熔鑄于我國文化軟實力的發展中。但所有國家和民族,尤其是處于經濟弱勢地位的國家和人民,必須首先對本國的文明做到自尊、自愛、自信、自立,維護和弘揚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和文明。因為文化和文明有著十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絕不能僅僅把科技和物質發展水平作為衡量文化先進與落后、文明高下與優劣的尺度,否則就會把西方個別超級大國所刻意構建的意識形態作為所謂的“普世文化和普世文明”頂禮膜拜,把西方個別超級大國在全世界的文化擴張當作向“未開化”國家和民族傳播的“文明”去推行。其實,當今世界那些所謂的“普世文明”,說到底是西方霸權主義對全世界實施文化侵略和統治的工具。這種觀念的侵蝕,使發展中國家中的一些人產生了“文化自卑感”,有意無意地對西方文化如癡如醉,而對本土文化苛求甚至鄙視。實際上,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我們應該倍加珍惜我國科學的、民族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并使之發揚光大、生生不息。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十分注意學習借鑒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和文明。但是,對于那些對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與文明存有敵意甚至妄圖摧毀的行為,我們的一貫態度則是“威武不能屈”。
訪問者: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上,黨中央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要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明確了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要求到2035年把我國建成文化強國。您能否針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談一談您的觀點?
李慎明:我認為,維護文化安全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前提和必然要求。維護文化安全,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內涵。
第一,國家根本制度安全。國家根本制度是一國軟實力的核心,是保障國家社會穩定與發展的基石。維護國家根本制度安全是國家發展的前提。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維護國家安定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制度保障?!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指出: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睉斂吹?,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各種矛盾與問題相互交織,引起社會震蕩的因素仍然存在。未來一定時期內,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安全在文化安全乃至國家安全中的地位將進一步凸顯。
第二,意識形態安全。即一個國家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政治意識不受威脅與侵害,能夠穩定存在和健康發展。一個主權國家的政治意識形態是該國的立國之本,如果放棄了對意識形態的主導權,必將導致該國既有政治和經濟制度衰落甚至消亡。當前,國內外敵對勢力在社會意識形態上不斷加強對中國的滲透和顛覆: 在經濟上宣揚自由市場經濟和私有化,在政治上企圖顛覆中國國體、政體與政黨制度,在歷史上否定中國近現代革命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新中國的巨大成就。所以,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黨和國家意識形態安全。
第三,價值觀念安全。價值觀念是文化的本質內涵,體現了人們對社會與自然現象的是非判斷和基本態度。每個社會都有占據統治地位的價值觀念體系,它規定著社會的性質。價值觀念安全是指一個國家的核心價值觀念能在社會和公民中得以保持、延續和發展。影響國家價值觀念安全的因素很多,如來自家庭、社會、政府等不同方面的教育因素,國外的文化影響與文化滲透因素等。維護價值觀念安全,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重視的問題。
第四,優秀傳統文化安全。任何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和特性,都積淀在該國家、該民族的骨骼里,奔騰在該國家、該民族的血液中。因此,所有國家和民族尤其是處于弱勢地位的國家和民族應高度重視維護和弘揚本國和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和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世界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維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安全,包括本國、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堅持和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科學的、民族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此外,我認為文化安全是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治黨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我們黨要鞏固執政地位,要團結帶領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證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彼种赋觯骸氨仨殘猿挚傮w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彼€指出:要“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文化安全,十分重要。一個社會,就是由經濟、政治和文化三部分組成。從一定意義上講,經濟是社會的基礎,政治是社會的支柱,而文化則是社會的靈魂。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論》中說:“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 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 而經濟是基礎,政治則是經濟的集中的表現。這是我們對于文化和政治、經濟的關系及政治和經濟的關系的基本觀點?!?nbsp;馬克思曾說過:“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識形式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碧K聯亡黨亡國,從一定意義上講,就是從意識形態的解體開始的。我們一定要加強文化安全方面的研究,要抵御國內外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決不能步蘇聯亡黨亡國之后塵。
訪問者: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在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向全世界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過程中,我國與世界各國交流合作的范圍和領域也不斷擴大與深化。請問,從國際視角來看,我國進一步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必要性及實施策略有哪些?
李慎明: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由于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又由于從建立新中國之日開始,全國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勒緊“褲腰帶”,逐步建成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和工業體系,擁有了以“兩彈一星一潛艇”為標志的強大的國防實力,特別是打贏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為對手的抗美援朝等正義之戰,這對我國而言,就迎來了和平與發展的時期?,F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深知用硬實力遏制中國越來越不可能,更多的是采用軟實力和巧實力,從而加大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力度。因此,我們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要求更加緊迫。國際敵對勢力正在加緊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戰略圖謀,思想文化領域是他們長期滲透的重點領域。我們在世界社會主義處于低潮的情況下高舉社會主義旗幟,必然受到國際敵對勢力的意識形態“圍剿”,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迫在眉睫。
當今世界,國家間的競爭僅靠軍事、經濟等硬實力最終是行不通的。國家間的友好合作,更是需要文化力的發揮,要靠自身文化的吸引力。當今中國絕不保守,恰恰是一些發達國家堅持頑固的保守主義。我們翻譯引進多少外國版本的著作及文化產品,他們把中國作品翻譯介紹過幾本? 我們講文化“走出去”,孔子要“走出去”,老子要“走出去”,烹飪要“走出去”,太極、少林要“走出去”,中醫藥要“走出去”,但是也應該“夾雜”點新中國的文化“走出去”,其中包括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點十分重要。有的人羞于談新中國文化,羞于談中國共產黨人特有的文化,歸根結底,中國文化就沒有了根和魂,從根本上說也說服不了世界各國人民。以文化軟實力做支撐,在世界舞臺上發出中國聲音、展示中國形象、彰顯中國氣派。發展中國家對本土文化和文明必須固本守源,堅持自尊、自愛、自信、自立。霸權主義文化,過去、現在有,將來相當長的一個歷史階段中仍會有,甚至在特定的時期內還可能發展。因此,所有國家和民族尤其是處于弱勢的國家和人民必須首先對本國的文化和文明做到自尊、自愛、自信、自立,應首先維護和弘揚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和文明。文化和文明有著十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絕不能僅僅把科技和物質發展水平作為衡量文化先進與落后、文明高下和優劣的尺度。
在國際交往中,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培育與交流要恪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只有這樣才不會照抄照搬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文化并與之區別開來,才能最終贏得世界各國人民的尊重。
第一,要尊重和維護各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是一個國家文化、文明的核心和本質所在,是這個國家其他文化和文明形式所依附的本體和靈魂所系。一種文化和文明一旦失去了作為其母體所系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失去其適合本國國情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無論對其文化和文明怎樣提倡甚至斥巨資去保護,都會從根本上失去生機與活力。這種文化和文明在本質上只能成為人類歷史博物館中的標本,或者成為受資本邏輯支配的現代旅游業、娛樂業的景點,成為聊供強國和富人奢侈消遣的“后花園”。這就需要在尊重和維護文化和文明多樣性的同時,必須尊重和維護基本經濟制度與發展道路的多樣性和政治的多極化,從而反對世界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單邊主義。國際壟斷資本和單邊主義政治無視世界各國的歷史傳統、民族關系和社會環境的多樣性及復雜性,肆意擴張,粗暴干涉別國內政,甚至為自身的戰略利益任意發動戰爭,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也就根本無從談起。僅靠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不可能改變經濟和政治上的單邊主義; 缺少了經濟和政治的多樣性,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也就根本無法單獨存在。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最終依賴于世界經濟和政治的多樣性。
第二,要堅持和維護不同文化和文明間的平等對話。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和發展模式。世界上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都為共同構建幾千年的人類文明的歷史大廈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都是全人類、全世界的精神遺產。承載文化和文明的國家與民族有大有小,不同文化和文明的發展有先有后,但絕無優劣高下之別,這就如同聯合國每一個成員國都有平等一票的投票表決權一樣,都應獲得平等的尊重和人類共同的保護。堅持和維護不同文化和文明間平等對話的權利,不僅從根本上徹底否定了各文化和文明間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觀點,而且也是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根本途徑之一。要加強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流,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努力消除相互之間的疑慮和隔閡,使人類更加和睦,讓世界更加豐富多彩。要真正做到平等對話,關鍵是強國、大國的態度。2000多年前,中國的哲人老子說,“大者宜為下”,“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 《道德經·第六十一章》) 。這就是說,大國尤其應謙下,大國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樣,使天下河流在這里交匯。老子的這一思想,可能是中國最早反對大國霸權主義的思想胚芽。善待他國,不僅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與文明的標尺,而且是一個國家文化和文明長盛不衰的決定性條件之一。歷覽人類歷史文明的興衰更替,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種文明在興起之后,若是與其他文明平等相處,并能積極學習借鑒,常常是不斷得到發揚光大并走向世界; 若是企圖侵蝕甚至用強力鏟除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明,則必然會使自己發生異化,并逐步走向衰落直至最終被毀滅。這一現象,在人類歷史的長河里絕不鮮見。環視當今世界,個別超級大國所奉行的“文明邏輯”不正在造成更多的流血、苦難和沖突,導致更多恐怖主義嗎?世界上任何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和特性,都積淀在這些國家和民族的骨骼里,奔騰在這些國家和民族的血液中。這些傳統和特性,并不是外來文化能夠隨意更改替代的。所有國家和民族都應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不同特色和風格的文化、文明。國際社會對于地區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應給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和支持??梢哉f,隨著全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和全人類思想文化水平的極大提高,全球的生產方式、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最終會實現“大同”,但人類文化和文明的多元性將不會隨之消失。經濟全球化使人類面臨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更加復雜。各國都應以開放和平等的精神,承認世界的多樣性,加強不同文化和文明間的對話與交流,以和平方式處理國際和地區爭端,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協力構建各種文明兼收并蓄的和諧世界。
第三,要堅持各種不同文化、文明之間相互學習和借鑒。世界上不同文化和文明不僅需要各個國家與各個民族代代相傳,需要相互平等地交流,而且需要相互之間學習和借鑒,進而通過糅合產生自己新的文化和文明,從而為全人類的共同繁榮與發展提供和平的國際環境和智慧保證。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借鑒,是平等對話和交流的深化,不僅是對世界上其他文化、文明與傳統的鑒賞,更是對世界上其他文化和文明之精華的汲取。這就需要世界上不同文化和文明都應具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同樣,任何一種文化與文明,也不應憑借自己經濟、政治和科技上的優勢,封鎖其他人類文明精華的傳播。相互借鑒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長補短而不是定于一尊,這是推動各國根據本國國情實現世界各種不同文化和文明振興與發展的重要途徑。迄今為止,沒有一種文明是在完全封閉的環境中發展起來的,文明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就是一個與其他文明碰撞、交流、融合的過程??梢韵胂?,如果沒有來自東方的四大發明,近代西方文明賴以自豪的地理大發現和工業化進程將根本無從說起; 資本主義文明沒有過去奴隸制文明及封建制文明的傳承和積累,同樣只能是空中樓閣;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在制度、文化方面的進步,也有不少是在與社會主義文明的競爭、學習、借鑒中取得的。當然,新中國成立7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樣是學習借鑒包括資本主義特別是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有關文明在內的世界文明的結果。在高新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不能夜郎自大、閉關鎖國,否則就必然落后甚至挨打。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又必須結合各自國家和民族的特點,堅持趨利避害的原則,有所取舍,而絕不能照抄照搬,否則同樣會從根本上危及自己的生存。
總之,文化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文化的培育、發揮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需要作出長期不懈的努力。優秀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放出的異彩,必將與人類永存。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承接前人的智慧,中國文化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李慎明簡介
李慎明,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黨組副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黨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首席專家;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評審委員會國際問題組組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政治組成員;中國政治學會會長。主要研究方向:黨的建設、民主政治、國際戰略及黨史、新中國史和蘇聯解體與東歐劇變。主要著作:《憂患百姓憂患黨——毛澤東關于黨不變質思想探尋》《對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社會主義的體悟》《居安思?!K共亡黨二十年的思考》,主編《世界社會主義跟蹤研究報告——且聽低谷新潮聲》(系列)、《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系列)等20多部學術著作。先后在《人民日報》、《求是》雜志、《光明日報》 等中央重要報刊發表文章300多篇。數部作品獲國家有關獎項。
(訪問者簡介:朱旭旭,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當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
值班編輯:白雪 李寬
技術支持:李馨雨
值班總編:閆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