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6月2日,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理事、廣東省湖南商會執行會長、湖南紅旅通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邵信芝帶著對偉人故里、大美湘潭的深厚感情,在湘潭市延安精神研究會會長祖德潤、副會長陳太炳、常務理事李寧等陪同下,驅車來到湘潭,調研考察湖南省湘潭縣梅林村和岳塘區荷塘村的美麗鄉村建設情況,并對其創建全省20個高質量“紅旅新村”工作進行指導。
湖南省湘潭縣梅林村和岳塘區荷塘村相距20多公里,每到一處,邵信芝理事采取看、聽、問的方式了解情況,并依據紅旅新村的創建條件,同當地縣、鎮、村三級領導進行面對面講解、指導。在梅林聚藝研學基地考察時,對梅林在綠化、美化、科普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后給予充分肯定,對深挖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發展,提出意見建議,特別強調要將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融入到整個研學活動之中去,引導師生人人學黨史、個個講紅色故事。在荷塘村考察時,觀看了該村創美麗鄉村的宣傳視頻,現場觀摩該村的“清風廣場”展示的反映抗日戰爭和清正廉潔題材的珍貴圖片。在每幅圖片前都駐足觀看,對荷塘村在搜集紅色史料方面所做工作給予贊許,并提出改進建議。
考察期間,組織了創建工作座談會,邵信芝理事認真聽取了兩村的情況匯報后,重點就如何弘揚延安精神,創建高質量紅旅新村提出要求,他強調,創建高質量紅旅新村,就是要把偉大建黨精神、延安精神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全省革命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偉人故里、名勝古跡融合發展,在現有的綠色、美化、科技元素基礎上增添紅色元素,在全省形成一個弘揚延安精神,培育紅色基因的教育鏈、宣傳網、實驗園,把湘潭的紅旅新村打造成為深入研究、大力宣傳、認真踐行延安精神的紅色新高地,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梅林地處湘潭縣易俗河鎮梅林片,風景優美、人杰地靈,周邊有很多革命故事,為紅旅新村的建設提供了很好的紅色資源優勢。梅林村作為湖南省委幫扶的聯系點,發展日新月異,已經打造成為集文明、園林綠化、旅游、科普于一體的湖南省“美麗鄉村示范片”。一年四季,村民們不出村都能享受到“花季”,都能吃到新鮮可口的水果、蔬菜,聚藝研學基地吸引了來自長、株、潭周邊和省內不少的游客及研學團隊,外省慕名而來的游客也越來越多。荷塘位于湘潭市岳塘區荷塘鄉,這里綠樹成蔭、鮮花爛漫、一排排美麗屋場整齊劃一、遍及全村;一條條寬闊的水泥路通到每個村民的家。荷塘具有“有紅有綠、有文有武、有禮有節、有滋有味”的“八有”優勢和發展前景。近年來,在村支兩委的帶領下,村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取得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大成果,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定、越走越寬廣。近年來該村榮獲“湖南省美麗鄉村”“湖南省文明村”“湖南省重點旅游村”稱號。
調研座談期間,湘潭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教育基金會理事長趙新良,湘潭縣易俗河鎮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馮俊軍、湘潭縣東圃園林公司總經理羅碧泉,深圳聚藝世界梅林研學園董事長瞿全棟,湘潭縣電產集團團委書記、駐村鄉村振興第一書記朱睿琛,湘潭縣稅務局工會主席、湘潭市駐村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唐紹泉,梅林橋村黨支部書記、村長劉鐵光,梅林橋村黨支部副書記李志勇,岳塘區荷塘村黨支部老書記嚴衛群,荷塘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許劍等參加相關活動。
(作者:陳太炳)
值班編輯:白雪 李寬
技術支持:李馨雨
值班總編:閆金久